〈大悲咒〉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的探討 - 林光明
一、流行的現況
坊間最近相當流行所謂「藏音修行版〈大悲咒〉」的錄音帶及CD,我聽過由不同唱誦者所錄的就有七種。這些帶子所錄咒語之音譯漢字約只一百五十個,採用藏密通行的「十一面觀音咒」之旋律。 其中流通量最大的是愛華出版社所發行的版本, 漢字有一百五十三字,以男女混聲配上國樂、西樂、法器及電子合成樂器等,聽起來讓人滿心歡喜,很快就能跟著唱誦。
做為一個佛教咒語研究者, 看到佛教的咒語音樂受到這麼多人的唱和與歡迎, 深知將能直接間接、有形無形地影響廣大眾生向佛,心裏實在非常高興。
二、主要的問題
也許因我研究佛教梵文咒語多年, 曾出版過《大悲咒研究》與《往生咒研究》等書, 可能被一些朋友誤當成是咒語專家,因此收到不少讀者與朋友詢問有關此錄音帶的一些問題。歸納這些問題,主要不外是:(1 ) 何以此〈大悲咒〉比平常早晚誦唸的短? (2 ) 二者內容相同嗎?(3 ) 唸誦功德有何不同?
因為對此錄音帶內容有反應的人實在太多, 其影響可能極其深遠, 因此,有關這組錄音帶的相關問題,我認為有必要以嚴正的態度提出來與讀者及諸方大德討論。
三、咒語的名稱
我常認為個人有個人的因緣, 但很讚同 藍吉富 教授說的:「一般的修行者最好能選持一經一咒為主修。」因此,我覺得修行者若能持個咒最好,長咒短咒甚至任一個咒都沒關係,也覺得一個咒語的名稱事實上並不十分重要。
觀世音菩薩以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著稱, 廣義來說,將其系統中之任一咒語稱為〈大悲咒〉並不為過,如此則所謂六觀音,乃至三十三觀音、千手千眼觀音、如意輪觀音、十一面觀音、不空脆索觀音甚至準提佛母等等, 為了度化不同眾生而分化自聖觀音的諸位觀音菩薩的咒語,皆可稱為〈大悲咒〉。
雖然萬法皆通, 所有觀音咒語皆稱為〈大悲咒〉也無不可, 但為了不同眾生而示現或分化成不同的觀音菩薩,每位都有自己獨立專屬的名稱,也有述說其咒語來源成效等的個別經典,而每種法門也各有適合修行它的人,因此,法門有不同的名稱以資區別,也是發展過程中必要的方便。 因此才會有、也應會有這是〈千手觀音大悲咒〉,那是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的咒語與法門之區別。
四、〈大悲咒〉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
依佛教用語的習慣來看, 〈大悲咒〉一詞的使用在漢譯佛典中有其特定範圍, 亦即指一系列與「千手千眼觀音菩薩」有關的咒語。此系咒語在《大正藏》中收有長短不同的版本近二十種,以漢字音譯之字數而言,最短的有四十句二百八十九個字,最長的有一百一十三句,九百九十八個字。 這二十本當中,最通行的是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的版本,一般人說到〈大悲咒〉時,指的就是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字本,這可說是狹義的〈大悲咒〉。 〈大悲心咒〉與〈大悲咒〉名稱的由來,是取自其全名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〉的最後數字。此版本已在漢譯佛典使用區通行了一千三百多年之久, 由伽梵達摩與不空等人前後分別譯出。
〈十一面觀音咒〉在歷史上有四譯, 此四種譯本咒語常被稱為〈十一面觀音咒〉。 此四譯本可說是同本異譯,其咒語非常接近,是同一咒語的不同音譯,不像二十本〈大悲咒〉,可分成大約五組長短不同的內容。
五、內容的差異
若逐字比對八十四句型〈大悲咒〉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二咒的內容, 除了「歸敬文」段的「禮敬三寶,禮敬聖觀自在菩薩摩訶薩,大悲者」 (〈大悲咒〉之第一至第六句 ) 等句相同外, 二咒只有開始誦出咒語內容前的「即說咒曰」 (〈大悲咒〉第十八句 )、 及「結尾文」的「娑婆訶」 (〈大悲咒〉第八十四句等共十四句 ) 二句相同,其餘內容完全不同,因此二者是完全不同系統的咒語。
在「咒語中心內容」這一部分, 要說二者有些近似的話, 主要是一段很好聽的咒文,在八十四句型〈大悲咒〉中是sara sara, siri siri, suru suru (娑囉娑囉, 悉唎悉唎, 蘇嚧蘇嚧,第四十三、四十四、四十五句),而在〈十一面觀音咒〉中是 dhara dhara, dhiri dhiri, dhuru dhuru(陀羅陀羅,地利地利,豆樓豆樓),二者皆為 (X)ara(X)ara, (X)iri(X)iri, (X)aru (X)aru 之型式。
六、流傳的歷史
與〈千手觀音大悲咒〉及〈十一面觀音咒〉有關的經典, 在《大正藏》的漢譯經典裏,收有前者十八部,後者五部;在《德格版西藏大藏經》裏,前者有五部,後者有三部。可見不論在漢譯或藏傳佛教的經典中,此二者皆分屬不同經典,也各自有獨立的咒語系統。
我覺得萬事萬物的發展皆有其特定的因緣, 此二咒在中國的發展就有截然不同的現象與結果:
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約在西元五六一至五七七年間首先由耶捨崛多譯出, 開始流行,當時修行此咒且獲得法益的人很多,其發展約在西元六五六年間,由玄奘譯出〈十一面神咒心經〉後達到頂峰,之後,此咒在中土就漸漸沒落了。現在漢地的佛教徒除非是對佛經與咒語有研究者, 大概對十一面觀音咒都相當陌生。
〈千手觀音大悲咒〉比前者晚了約一百年傳入中國, 自西元六五Ο至六六Ο年間由伽梵達摩初譯以來,此咒就一直廣受中國人的歡喜與持誦,之後再繼續漢譯的同系咒語有十數種之多,在《大正藏》中居同系咒語漢譯數量之冠。 歷代中國人承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音菩薩之助, 而得拔苦救難、驅魔辟邪的人數無法計數。誦念與修持〈千手觀音大悲咒〉的風氣在中國一直非常興盛,且歷久不衰。我所認識的佛教徒朋友裏, 還未見有不曾接觸過此咒者,看來似乎〈大悲咒〉的持誦者數量還會越來越多,而此法門的發展也會越來越大。
翻閱中國歷代宗教持驗錄的記載, 可知持驗成效最著之咒語為〈大悲咒〉,而經典則為《金剛經》。這種現象,我除了讚嘆觀世音菩薩的誓願與能力之外,實在百思不得其解, 因為〈大悲咒〉是個相當長的咒語,一般人除非有堅定的信心,要背下它實在很難,何況要經常持誦。因此,我對能背誦〈大悲咒〉的修行人非常欽佩。
七、發展的先後
據專門研究觀音菩薩的日本學者後籐大用先生說: 千手觀音是由聖觀音菩薩在十一面觀音之後再分化發展出來的。從種種資料包括經典出現的先後、傳入漢地的情形、經典內容的描述等等來看,我覺得這種說法相當有道理。
八、功德的差異
佛法八萬四千, 法門眾多,為因應不同眾生的不同需要,便有不同的法門發展出來。 以此角度來看,此二咒適用的對像會有些不同。一個例子是千手觀音系統所求取的「現世利益」部分就要比十一面觀音多,例如以一般信徒最關心的持咒功德來說, 除了原經敘述說咒的因緣及能得的功德之外, 大致而言,八十四句型〈大悲咒〉提到「會得十五種善生,不受十五種惡死」,而〈十一面觀音咒〉只提到「得十種勝利,獲四種功德」,可見前者現世利益比後者多。我猜想〈千手觀音大悲咒〉之所以在漢地流傳這麼廣大長遠, 與漢人之較喜現世利益而少計涅槃解脫有關。這可能也是〈大悲咒〉發展較晚、更通俗化、求取更多現世利益, 更適合一般大眾的必然結果。
九、形象的差異
一般漢傳千手觀音的圖畫和雕像絕大多數皆為一面 (一頭 ),至於手臂則有多種變化,大多數為二隻大臂,有些有十八隻、四十隻乃至四十二隻大臂, 畫有千手的則在主尊後面以扇形再畫上千隻小手,較少見多頭多面的情形。日本密教則可見到一面、十一面乃至二十七面的千手觀音,其畫法有些是一層有一頭具三面, 也有一層直接畫上三頭或五頭但每頭只有一面的情形。 藏傳雖有十一面配六隻大臂、十八隻大臂、四十二隻大臂等多種情形,但一般的唐卡畫像則幾乎都是十一面配上千手。
從漢譯經典來看, 在四部有關十一面觀音的經典中,有關其畫像的部分,皆只提到十一面,未曾提到千手。而十多部有關千手觀音的經典中,絕大多數皆是一面,頂多是附有多臂而已,只有《千光眼觀自在菩薩祕密法經》(T-20,1065,P.120b, 121a bc )中提到十一面, 但該經中的千手是以二十五位菩薩各具四十隻手來表現,而非一尊菩薩具千隻手。所以,根據漢譯佛經,很少見到像藏傳畫像那種同時具十一面與千手千眼的畫像。
十、原因的推測
據我有限的藏文資料, 藏譯佛經的說法與漢譯佛經類似,並未見有十一面配千手的情形。我個人猜想十一面配千手的畫像法應來自某些特別傳承,也許由於這種畫像的搭配法, 〈十一面觀音咒〉才被當成千手觀音的〈大悲咒〉系統之一。 不過,到底是先有咒語的使用再出現這種畫像法,還是先有這種畫像法,才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當成〈千手觀音大悲咒〉之一,則不是我根據有限的資料所能論斷的了。
黃英峰先生在《如何欣賞唐卡》書中第六十六頁提到,《大悲觀世音菩薩》的十一面配千手的畫像法有兩種傳規:一是國王傳規,是七世紀時根據藏王松贊干布親眼所見的形像畫下來;二是蓮花傳規,是依丘尼白瑪(蓮花)所見的形象而畫下來。 此二傳規皆為十一面配千手,而十一面皆由五層組成, 自下而上,第一、第二、第三層皆一頭三面,第四、五層各一頭一面,共十一面。我猜想既然《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觀音菩薩》的畫像為十一面,一些藏密傳承會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當成是《千手觀音菩薩》的咒語之一, 也應屬理所當然了。
本段所述僅屬個人推測, 希望對藏傳佛教史與藝術史有研究者能做更深入的研究。
十一、藏傳的解釋
我雖曾從多位藏傳上師學過一些法門, 但對藏傳佛教仍不甚瞭解, 我曾請教數位藏傳佛教法師,何以稱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為〈大悲咒〉的原因,但眾說紛紜。我想這與藏傳佛教派別甚多,且皆依於其傳承有關,上師怎麼傳,弟子就怎麼用,因此各家說法不同。
在這些說法中, 我最能接受的是:藏傳〈大悲咒〉依咒文內容長短可分成大咒(長咒)、中咒、心咒(短咒)三種。〈大咒〉是指與漢地八十四句型或更長的〈大悲咒〉相同者, 〈中咒〉是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,而〈心咒〉是指漢地的〈六字大明咒〉。 據此說法,稱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為〈大悲咒〉也極正常。
不過, 在中日韓等漢譯佛典使用區,所謂〈大悲咒的心咒〉,一般是指〈千手觀音小咒〉。此咒很短,只有八個漢字「唵 縛日囉 達摩 紇哩」,梵文是 om vajra( 金剛 )dharma( 法 ) hrih。與藏傳所說的〈心咒〉也不同。
其實, 在藏傳佛教系統中,也並非所有人都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稱為〈大悲咒〉, 市面可見的錄音帶中,有一張是諦聽出版的〈十一面觀音咒〉,由奕睆先生錄製,其內容及旋律與愛華公司所出版「藏音修行用〈大悲咒〉」完全相同,只有唱誦者及背景音樂不同而已。可見在西藏也有人稱此一百五十三個漢字的咒語為〈十一面觀音咒〉,而非〈大悲咒〉。
十二、結語
由以上的分析可以很清楚地看出, 在中日韓等漢譯佛典使用區的用法裏, 〈大悲咒〉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是指兩種來自不同經典、分屬不同系統的咒語;藏傳則可能將二者當成是同系咒語,並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當成是〈大悲咒〉的〈中咒〉,有些傳承就將之簡稱為〈大悲咒〉。
我覺得名稱並不是十分重要, 而且稱任何觀音系統咒語為〈大悲咒〉並無不可, 因此,我並不反對藏傳佛教傳播者將〈十一面觀音咒〉依其傳承與習慣簡稱為〈大悲咒〉。
對習慣於漢地傳統稱謂的人們, 我建議一切皆隨順因緣。 但假如一定要稱呼此〈十一面觀音咒〉為〈大悲咒〉,請記得它只有一百五十三個漢字,在漢地傳統裏稱之為〈十一面觀音咒〉,屬於「十一面觀音菩薩」,以資與四百一十五字的〈大悲咒〉有所區別。
一般佛教徒早晚必誦的〈大悲咒〉, 有八十四句四百一十五個漢字, 屬於「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」,其全名是〈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〉。一千多年來,大家皆習慣簡稱其為〈大悲心咒〉或〈大悲咒〉。
本文摘錄自 林光明 先生的〈一百五十三漢字的大悲咒實為十一面觀音咒〉一文,文中比對了二十多本不同的〈十一面觀音咒〉,也與四百一十五字〈大悲咒〉之內容詳細比較。該文將發表於他的新書《梵英漢對照大悲咒》。
文章出處:
http://enlight.lib.ntu.edu.tw/FULLTEXT/JR-MAG/mag85245.txt
梵漢咒語大講堂第16集 1/2 心經中的咒語 林光明教授
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B8inWNnYRZs
梵漢咒語大講堂第16集 2/2 心經中的咒語 林光明教授
留言列表